奔富酒庄
Penfolds

怎么看待奔富这个红酒品牌

奔富酒庄(Penfolds)位于南澳赫赫有名的巴罗萨谷(Barossa Valley)产区,它是澳大利亚最著名,也是最大的葡萄酒庄,被看做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象征,被称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贵族。奔富(Penfolds)这个品牌在葡萄酒界的争议,堪称“割韭菜领域的教科书案例”。 

营销段位吊打品质

富最大的本事不是酿酒,而是把一瓶酒卖成“中产身份劵”。在中国市场,精准包装成“红酒中的爱马仕”,Bin系列数字游戏玩得飞起,价格年年跳涨,Bin 389炒得比波尔多二级庄还贵,真当消费者喝不出过桶痕迹明显的工业化味道?

精准收割新贵韭菜

随着业务的增长,玛丽•奔富与女婿托马斯•海兰及酒窖总管约瑟夫•吉拉德共同管理酒庄。在玛丽•奔富的细心经营下,酒庄的规模越来越大,自酒庄建立35年来,奔富酒庄总产值占南澳葡萄酒市场的30%。同时,奔富酒庄的葡萄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20英亩,成为南澳大利亚第一大酒庄,从此以后“奔富(Penfolds)”成为了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一个名字。1896年,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界做出巨大贡献的玛丽去世,之后酒庄由他的子女继续经营,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。这一时期,奔富酒庄几乎垄断了整个澳大利亚葡萄酒市场,产业达到最高峰。

拿“澳大利亚酒王”葛兰许(Grange)立牌坊,实际上靠低端线Bin2、Bin8割大众市场。入门款用高酸高单宁硬拗“复杂度”,忽悠小白觉得“喝不懂等于高级”,这波心理战赢麻了。

政策风险当儿戏

中澳关系一打喷嚏,奔富立马重感冒。反倾销税砸下来才慌慌张张跑中国宁夏贴牌生产,连酒标都不敢大大方方写“中国产”,既要赚人民币又要立“澳汁澳味”牌坊,吃相太分裂

奔富像极了奢侈品界的“轻奢平替”——收割追求格调又懒得研究的消费者。真要喝明白酒,不如把钱砸给勃艮第小农庄或南法自然派,至少人家不把消费者当ATM机。建议:买奔富不如囤茅台,前者喝的是虚荣税,后者至少能升值。

奔富酒庄这些葡萄园加起来的总面积超过1,000公顷,其中主要部分是克来尔谷和巴罗萨谷,这里的西拉和霞多丽产量占据整个奔富的一半以上,奔富部分葡萄园采用人手采摘,这些葡萄通常多用于奔富高端产品,例如BIN 407、BIN 707、Grange等,而其他商业化气息较浓的系列则采用半机械采摘。

本文产自deepseek如有冒犯联系删除

鄂ICP备2023000364号